工业自动化
当好质量官 把好质量关

发布于:2025-08-04 09:54:50  来源:工业自动化  点击量:14次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炉,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目标。5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再次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从“十三五”时期开始,直至“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质量强国建设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项远景目标。

  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Officer, CQO)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领导者,其作用不仅局限于传统质量检验,而是通过战略规划、跨部门协同和系统性改进,推动质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有利于明确企业内部关键岗位质量责任,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保障质量安全;有利于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质量工作者履行职责,发挥专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将质量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对齐,用标准化流程替代人治,让质量风险可防可控,从源头上降低各类显性或隐性成本(如产品报废、产品返工返修、产品退货和索赔等等),同时为市场拓展提供可复制的质量能力背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底层逻辑是“体系价值”=“隐性成本显性化”(用系统预防代替事后补救)。

  质量体系顶层设计的具体方案的第一个任务是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这需要企业依据自己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

  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这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管理、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企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协同与配合。

  制定品质衡量准则与规范:企业要依据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特点的品质衡量准则与规范,这有助于确定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强化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质量体系的关键环节,企业要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持续改进,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质量体系顶层设计的具体方案是企业构建和优化质量体系的关键,明确的质量目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符合规定标准的品质衡量准则与规范、强化过程控制和实施持续改进的机制是质量体系顶层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核心要素,通过上层重视、全员参与、培训宣传、逐步推进和持续优化等实施策略,公司能够构建一套有效的质量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总实力体现。随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与制造业规模实力的进一步壮大,质量已成为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质量强国建设必然的联系到满足人民群众一直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质检协会首批将集中组织并且开展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师、食品检验师、食品安全员、标准化管理总监、标准化管理师、标准化管理员等10个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并依法依规对参加培训学员进行考核后颁发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合格证书。

  在时代的浪潮中,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行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教育培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