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告
“换皮不换骨”照样没远景

发布于:2025-01-10 12:06:17  来源:媒体公告  点击量:14次

  “仅仅土木换皮,别来,快跑!”在社会化媒体上输入“智能制作”,会跳出这个专业学长们的各种“劝退”帖。

  近几年,高校出现了不少以“智能/才智+传统工科”命名的新专业。可有些专业姓名是新了,“里子”却仍是旧的。拿智能制作专业来说,有的高校仅仅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参加少数与智能相关的课程,毕业生的工作规划方向与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简直重合。在一些考生和家长看来,戴有“智能”帽子的专业,未来或许不愁工作,可现实情况是,新专业“换皮不换骨”,与曾经没多大差异。

  没能“换骨”,究其原因是某些高校在不具备相关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蜂拥而至增设抢手专业。新专业的“新”,应该由新工业、新需求引导,处理的是人才工作难和工业招工难并存的对立。循着这个逻辑,专业的调整才干更具前瞻性、精准性。天津大学开设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为我国脑机接口工业进入立异打破和使用拓宽关键期供给人才储藏;云南农业大学开办了全国首个“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咖啡风味化学》《咖啡烘焙与评论学》等专业中心课程让这个专业不只学着香,工作也相同“香”。战略性新鼓起的工业、未来工业中有新专业,传统工业中也有新专业。专业的“移风易俗”不在名头是否够嘹亮、够高端,而在够务实,能“用得上”。

  专业调整看似是校园的事,与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对院校紧盯不放,不如各方都“动起来”。新学期,一个为小微企业开设的人才定制班在天津现代工作技术学院开课了,改动了只要大规模的公司用人需求才会被院校重视的情况。这种改动源自一场机构变革。本年5月,海河教育园区、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家管理机构兼并,设置了新部分——产教交融部,把各方资源聚集起来,倾听小微企业的需求,引导专业设置更灵敏、更精准。无论是树立科技开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教育训练形式,仍是构建职普融通、产教交融的工作教育系统,教育归纳变革都需要从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统筹装备资源,促进各类资源在更大规模优势互补、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