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告
AI时代开启女生们迎来机会窗口?

发布于:2025-04-11 15:35:57  来源:媒体公告  点击量:14次

  在网络的舆论场中,总有一些陈旧的声音如阴霾般笼罩,宣称某些职业或专业“不适合女生”。这些偏见,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禁锢了无数女性逐梦的脚步,试图将她们局限在传统认知的狭小框架内。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在一百年前的男权时代,也有很多杰出女性闪耀光芒。而现在,AI时代的开启,更为女生们迎来了新的机会窗口。

  提到IT行业,不少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清一色男性团队的画面。为何总有人断言女生不适合研习计算机科学呢?

  从过去到现在,IT行业从来不是“男性专属”,计算机早期的发展都有众多女性的身影,甚至世界首位程序员也是女性。

  她便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 —— 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阿达不仅编写出人类首个计算机程序,并于1843年公布了首套算法,更预言了“分析机能够创作复杂音乐作品”的智能图景。

  当现代计算机科学在二十世纪腾飞,芭芭拉・利斯科夫(Barbara Liskov)用代码击碎了另一层天花板。在她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利斯科夫主导或参与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例如CLU编程语言、Argus分布式语言、Liskov替换原则等等,研究成果给计算机编程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但利斯科夫在成名之前,因性别问题饱受歧视,遭遇诸多不公待遇。早年从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她计划报考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却被对方以 “从未招收过女研究生” 为由拒之门外……

  直至 2008 年,利斯科夫荣获计算机界的 “诺贝尔奖”—— 图灵奖,计算机界才惊觉有这样一位杰出女博士的存在。

  有人说,理工科专业不适合女生,理由是女生逻辑思维不如男生,难以在复杂的数理世界中崭露头角。但45岁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颜宁,无疑是对这种谬论最有力的回击。

  颜宁,这位杰出的结构生物学家,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便展现出非凡的学术天赋。

  2007年,30岁的颜宁受聘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7岁率领平均岁数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为攻克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提供了关键线索,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进步;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7年,颜宁受聘普林斯顿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2023年11月,由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成立。

  2023年,她在45岁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用自己的卓越成就证明,在理工科的天地里,女性的智慧同样熠熠生辉,逻辑思维绝非男性的专属优势。

  还有人断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职业不适合女生,认为女性体力天然逊于男性,没办法承受这类工作的负荷。但在建筑行业,却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汉子”。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地上,就有许多女性工程师和工人。她们攀爬高耸的桥墩,穿梭于复杂的施工设备间,与男同事们并肩作战。

  张宝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试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暴露试验站、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参编2项规范,获国家发明专利5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4 项、二等奖4项。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 奖章”、“广东省五一巾帼奖和省第10期南粤楷模”等荣誉称号。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由三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桥;一部分是岛,有四个人工岛;一部分是海底的隧道,运用沉管深埋技术,深埋于海底四十米之内,被称为“全球土木工程最难的工程之一”。

  120年常规使用的寿命、百万立方混凝土无裂缝——这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建造要求,这似乎与教科书中“大体积混凝土没有不开裂的”说法相悖,却正是张宝兰要挑战的难题。

  面对混凝土的性能状态和工艺要求的改变,张宝兰与团队耗费了超一年的时间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从试块到小尺寸到小模型,再到最后的足尺模型……一年间,她带领团队用坏了5台搅拌机,反复配比100多吨混凝土,进行海量的试验后,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

  沉管预制阶段,每一节沉管的浇筑,需要连续不间断工作51个小时左右,必须全程把控,上班时间最长的一次,张宝兰50多个小时没合眼。

  有人觉得,军事领域充满血腥与残酷,不适合女性的温柔特质。然而,“霸王花”们用行动击碎了这一偏见。

  2023年珠海航展上,90后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着直-20抵达金湾机场,引发军迷和网友们的“哇”声一片。

  这是网友看到陆军首批培养的女飞行员徐枫灿后发出的感叹,她英姿飒爽,能量满满,她是人大代表,还曾经被写进过高考试卷,并且成了军校形象代言人。

  在当下的AI时代,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为女性突破偏见、实现梦想注入了强大动力。AI 的兴起,为女性创造了新的机遇与可能,帮助她们跨越传统偏见的障碍,在所有的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潜力。

  当波士顿动力机器人轻松搬运重型机械,富士康黑灯工厂机械臂完成精密组装,传统社会以体力差异合理化性别分工的逻辑根基正在崩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报告数据显示,AI自动化将消除制造业中83%的性别化岗位设定,使女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参与率提升至42%。教育科技平台SkillShar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其AI课程推荐系统使女性选择STEM课程的比例从28%跃升至65%,印度教育科技平台Byjus女性用户数突破3800万,创下在线教育性别比最均衡纪录。

  女性通常具有更强的沟通能力、同理心以及情感智能,这些特质使她们在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外,女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思维也为AI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创新。她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算法开发等领域,女性能够最终靠掌握相关技能,进入这些高增长的行业。例如,AI伦理学家、数据隐私顾问等新兴职业,对性别多样性有着更高的需求,女性在这些领域中能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此外,AI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办公和灵活就业成为可能,这为女性尤其是那些需要兼顾家庭责任的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更高的工作灵活性。她们可以在家中或其他任何地点工作,打破了地理位置对工作的限制。

  Girls~ 你们可以报考任何你感兴趣的专业,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不要让这样一个世界告诉你 “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陈旧的偏见终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女性,以其独特的智慧、坚韧与创造力,在所有的领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而AI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她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帮助她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