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云南省重点车辆检查管理平台的设计架构及系统使用分析

发布于:2024-08-16 07:56:17  来源:智能制造  点击量:14次

  随着2013年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防控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我省开展了“五个一”防控新体系建设,严格遵循防控要求开展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的监管工作,随着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了若干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针对客运、货运以及危化品运输等重点车辆的管理需要加强,二是随信息更新速度的日趋加速,车辆管理体系也需要逐步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移动终端的便捷优势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三是重点车辆监管必须与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已建的各类信息系统、卡口、数据库完成相应数据对接,实现联动。综上所述,为保证公众出行安全,降低重点车辆的重大交通事故率,维护重点车辆安全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车辆安全风险隐患,有必要在现有车辆管理体系基础上建设一套

  交通安全执法站作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配套信息化建设的支撑是很重要的。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云南省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信息化建设要求如下:一要在车辆到达交通安全执法站之前2至10公里处,建设缉查布控卡口设备并接入系统,以实现车辆经过交通安全执法站前方卡口设备时自动报警,提示站点执勤民警进行拦截查纠。二是交通安全执法站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接通公安网;三要设置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四要配置自助式交通违法查询、处理设备,以方便群众当场查询、处理交通违法;五要满足指挥中心(指挥室)对交通安全执法站进行指挥调度的需求配备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终端;六要有基本的移动警务终端等单兵装备。

  同时,针对我省广大农村地区曾存在农用车载客、非法营运、人货混装、摩托车超员等诸多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的情况,为有效遏制农村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高发态势,破解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难题,积极做出响应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满足广大群众在交通安全和出行上的新需求,解决目前道路交互与通行管理工作尤其是农村道路交互与通行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问题,有必要构建农村重点车辆管控体系,推进警务机制的变革,总结各地农村交通安全防控管理的经验,以“统一管理,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完成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支撑农村重点车辆交管工作。

  基于成熟的终端技术,遵循公安部颁布的相关执法规范,立足于重点车辆管理的核心业务需求,搭建一套基于移动警务系统的重点车辆缉查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通过系统与终端结合,推动重点车辆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以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全省资源整合、即时交换数据、简化工作程序,构建便于管理的动态重点车辆管控体系。系统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1. 依托原有移动警务系统建设PC端的管理平台,包括重点车辆信息管理和维护、重点车辆核查与监管(PC端)、互联网+应用3个功能模块,及下属10个功能点;

  2. 在原有移动警务通系统上扩展移动端的应用系统,包括重点车辆信息采集及反馈、重点车辆核查与监管(移动端)2个功能模块,及下属4个功能点。

  重点车辆信息采集主要使用在于交通安全执法站对过往的重点车辆进行信息采集,通过交通安全执法站的移动终端完成对过往重点车辆信息采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重点车辆执法服务站管理平台,并且通过执法服务站PC端、无线公安网笔记本信息查看、审核和操作管理。

  重点车辆采集模块包括过车的重点车辆信息、重点车辆驾驶员身份证采集(需配合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车辆与驾驶员信息关联功能。

  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过车信息采集录入,重点车辆过车信息采集后上传到重点车辆执法服务站管理平台。

  设计思路上,通过重点车辆信息采集,为路面执勤民警提供多种方式(身份证、图像)的车辆信息采集方式,以全省统一的规范标准收集的重点车辆信息;通过重点车辆核查,为路面执勤民警提供多种方式(检查点PC端、警务通终端、二代身份证读卡器等)重点车辆核查途径;通过重点车辆动态监管,解决目前重点车辆管理中单一的静态纸质登记方式,通过管理系统及配套终端对车辆及驾驶人开展动态监管。系统在设计上满足全省路面执勤民警重点车辆动态管控工作需求,依托警务专业手持终端的即时信息交互(如二代身份证现场读取、采集)特点,提高重点车辆管理中的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管理时效性,简化路面执勤民警工作路程,保证车辆信息真实性与时效性,作为重点车辆缉查系统的配套设备,应选用符合警用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

  其次,重点车辆缉查管理平台应与交警总队已建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传输。

  同时,在重点车辆缉查管理平台中应考虑便民服务因素,与结合互联网+背景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功能。

  重点车辆缉查管理平台由一个成熟的系统平台与配套的警务移动终端构成,其中移动警务终端扩大信息源自渠道,提高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以重点车辆缉查管理平台作为信息汇总分析、处理、储存的核心进行运作,其主要网络拓扑图及业务流程架构图如下:

  1、2017年1月至12月公路客运核查数为:715029,旅游客运核查量为:166786,危化品运输车核查量为:135668,校车核查量为:1255,货车核查量为:35249,小微面包车核查量为:87513,其他核查数量为:154737;核查总数为:1299333。

  2、2018年1月至12月公路客运核查数为:825215,旅游客运核查量为:163346,危化品运输车核查量为:161086,校车核查量为:575,货车核查量为:96294,小微面包车核查量为:36990,其他核查数量为:303338;核查总数为:1595983。

  3、2019年1月至7月公路客运核查数为:370631,旅游客运核查量为:70919,危化品运输车核查量为:74270,校车核查量为:231,货车核查量为:81503,小微面包车核查量为:14418,其他核查数量为:157628;核查总数为:782445。

  通过对近三年重点车辆核查情况做对比分析,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公路客运车为主要核查对象,其次是旅游客运车、危化品运输车、货车、小微面包车、校车等重点车辆。从安全管控理念看,改变了过去注重发生意外事故后查处的现状,转变为事前注重预防,事中重视过程监管,事后查处不放松的全过程监管;此外,系统加强对重点车辆的监控、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降低违法率,在预防和减少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系统将逐步加强对重点车辆的管控力度,对道路运输车辆管控工作实施联合监督管理。(本文原载于智慧交通杂志7-8月双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