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视角·观点┃李萍丰院士:智能爆破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工程应用

发布于:2025-04-16 10:11:47  来源:智能制造  点击量:14次

  爆破是非煤矿山开采的首要工序,是矿山劳动密集型最危险的工序。爆破工艺不连续性、安全风险性和行业特殊性,爆破智能化研究和建设相对滞后。目前爆破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多项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初步建成了全球首个矿山开采全生产链智能示范工程。

  作者简介:李萍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正高级工程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要是做工程爆破、矿山开采等相关方面的研究。E-mail:

  作者单位: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大学;湖南金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引用格式:李萍丰,许献磊,赵国瑞,等.智能爆破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工程应用[J].智能矿山,2025,6(3):11-17.

  智能爆破是通过感知系统采集数据,实现爆破全生产工序和全生命周期的自感知、自学习、自执行和自决策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爆破全过程全工序感知,实时动态掌握爆破运行动态,为爆破提供安全、少人、本质安全的工作环境。

  (1)初级阶段从2008年汪旭光院士提出信息化是爆破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始,进入起步和初级阶段。

  (2)中级阶段从2020成立智能爆破研究中心开始,开展了从0到1的原始创新,研究智能爆破的理论,实现地质、穿孔、地面站、装药、堵塞、起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提取感知装备的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智能爆破研究和建设处于中级阶段。

  (3)高级阶段为实现爆破全过程全工序智能化,人工干预决策过渡到智能决策,打造国际领先的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爆破模式。

  爆破智能化总体架构包括1理论+1平台+7关键器材装备和技术+4算法,智能爆破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7关键器材装备和技术是指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智能钻机、智能混装车、智能堵塞车、智能起爆器材、智能安全管理和智能爆破效果。

  (4)4算法是指混装炸药能量与岩体破碎能量匹配算法、钻机钻进能耗与岩体破碎能量特征算法、三维块度分布智能算法和爆破价值链共享智能算法。

  为解决传统露天矿爆破作业工艺不连续,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数字化感知能力差、安全风险高、效率低,难以与生产环节形成全生产链数据融合等问题,研制感知能力强、实时提取数据的智能化设备。

  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包括超深天线车载控制管理系统、数据高速采集及传输系统、测距装置、视频模块、天线保护设施、车载机械臂及其控制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同步控制和采集,胶轮底盘与探测车系统集成,实现低频地质雷达天线有效安全挂载以及智能化探测作业。目前实现探测深度为50m,天线m/s。大多数都用在探测爆破区域内岩层分布情况,实现快速采集数据、建立爆破地质数据库,构建爆破地质透明地图,为智能爆破的安全可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如图2所示,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原理如图3所示。

  露天矿山现场乳化炸药混装车劳动强度大、装药质量较难控制、炸药密度较难实时调整、装药计量不准、工作效率较低、不适合爆区场地、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没办法实现自动寻找炮孔、装药实时计量、炸药车故障自诊断等功能,传统的现场乳化炸药混装车装药如图4所示。

  智能混装车主要由底盘系统、动力输出系统、液压控制管理系统、电气控制管理系统、敏化系统、乳化基质料仓、泵送系统、装填系统、水汽清洗系统、寻孔和对孔系统等部分所组成。整车动力来源于汽车发动机,通过取力器驱动液压油泵,液压油泵、再将压力油泵送到基质泵马达、伸缩油缸、对孔油缸、回转马达、卷筒马达执行机构,智能混装车结构总体示意如图5所示。

  智能混装车技术指标最重要的包含:装药效率为70~150kg/min;主体设备输送压力为0.3~1.2MPa;劳动定员2人、驾驶员1人、中/近距离遥控操作1人;装药范围15.6m、平面旋转270°;乳化炸药安全性指标,摩擦感度0%、撞击感度0%、无雷管感度、热感度合格;乳化炸药性能指标,密度1.0~1.25g/cm、爆速≥4000m/s。

  智能混装车接收炮区和炮孔参数提示、停放位置和移动轨迹,采用视觉图像处理系统通过控制器实现精准对孔,进行一键式智能装药,自动进行装药量精准计量与退管。配备远程数据管理平台集成了装药密度调节、乳胶基质长距离输送减阻敏化、智能混装车安全智能管理与故障智能诊断功能,高精度装药参数感知流程如图6所示,装药密度自适应调节流程如图7所示。

  智能混装车无线远距离起爆系统包括无线起爆模块、起爆控制器、中继器,最重要的包含5个特点,智能混装车无线所示。

  图8 智能混装车无线)基于工业电子雷管的无线起爆系统保留工业电子雷管三码绑定,信息可追溯、起爆控制安全。

  (2)通过起爆控制器以无线传输方式与中继器、无线起爆模块及数码电子雷管进行通信。

  (3)无线起爆模块通过有线与工业电子雷管连接,考虑成本、效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爆破作业环境,工业电子雷管可单独连接,也可每20发工业电子雷管串联后与无线起爆模块连接。

  (4)无线起爆模块和中继器(无人机搭载)采用频段为2.4000~2.4835GHz、射频功率0.65W、通信带宽最大600Mbit/s。

  (5)中继器(无人机搭载)和起爆控制器采用频率为433Hz的LoRa无线技术。

  (1)无线起爆模块集成了双向通信、读取工业电子雷管信息、提供工业电子雷管起爆能量,同时可实现工业电子雷管超低压安全检测,提高了爆破作业现场检测的本质安全性。

  (2)起爆控制器与工业电子雷管实现无线双向通信,确保了爆破作业现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正常通信、可靠起爆。

  (3)无人机搭载中继器的无线起爆模式,解决了单台起爆器1次起爆雷管数量限制,扩大了爆破作业规模,降低了爆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复杂地理环境下起爆站位置设置受限的难题。

  露天矿山全生产链智能化建设在华润肇庆大排砂石骨料矿(简称大排矿)工程示范应用,主要实现测量、穿孔、爆破(装药、堵塞、连线、起爆)、运输、安全管理等功能,以下工程应用情况主要是针对测量、爆破(装药、堵塞、连线、起爆)的部分器材和装备。

  2023年5月17—22日,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在大排矿共完成探测25条测线。工作时采用直接耦合法,天线平放于地面,探测开始后拖动天线,爆破地质智能探测车工业性实验场景如图9所示。在大排矿西采区+300平台东西方向等间距布置9条测线处裂缝发育异常,西采区+300平台岩石分界面、裂缝分布见表1,西采区+300平台岩性分界面雷达图谱如图10所示。

  对比人工条装成品装药、普通混装炸药车和智能混装车比较结果见表2。分析可知总装药工效(每人、每分钟装药量)智能混装车是普通混装车的2倍、人工装药的4.7~7.0倍。

  无线月起在大排项目部进行常态化工业应用,共计使用工业电子雷管760发,起爆炸药约91200kg,全部安全顺利起爆,爆破效果良好。2023年6月30日深孔+浅孔爆破无盲炮,无飞石,爆堆整体向上隆起,达到预期效果。爆堆表面仅有少量大块(表面超过1m约3块),爆堆松散,平均挖运效率4min/车,爆堆内大块率小于1.5%,大排项目部无线起爆常态化试验场景如图11所示,起爆方式对比见表3。

  (1)智能爆破是提高爆破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爆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智能爆破关键器材和装备具有全面感知、自动提取、少人操作、连续作业等特点,在大排矿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和工业应用,初步实现了爆破施工多场景、全工序感知、互联与协同的工业应用,拥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2)在大排矿的工业应用中,爆破地质探测车识别岩层分界面与裂隙异常,智能混装车工效达普通混装车的2倍(总装药效率14kg/min),无线起爆系统缩短起爆准备时间至18min,减少作业人员暴露风险。建成了全球首个全生产链智能示范工程,推动爆破工序向少人化、连续化与本质安全转型,为矿山智能化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成立于2015年,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重磅通知┃关于征集“2024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化先进成果、杰出人物、创新团队”的通知

  新书订阅 ┃《中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年)》(王国法,刘峰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