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19 19:24:52 来源:智能制造 点击量:14次
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慢慢的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只有将安全目标深度融入整个医疗设施系统架构中,才能构建出坚不可摧的防护网,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全已不再是附加选项,而是医疗设施系统架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安全目标深度融入医疗设施系统架构中,构建坚不可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已是当下医疗设施制造商甚至是医疗机构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对于医疗设施制造商来说,在设备发布前的漫长筹备期中,就必须将安全视为生命线,通过深入的威胁建模,前瞻性地识别、评估并优先处理潜在的安全威胁与漏洞,确保每一台设备在面世前都能经得起安全的严苛考验。
首先,我们要明确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议题,而是与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等紧密相连。传统的安全观念往往将安全视为一个附加的模块,但在现代医疗设施中,安全必须成为系统架构的基石,贯穿整个设计、开发、测试乃至部署运维等方面。因此:
在设备设计阶段,就需要将安全考虑纳入其中。通过威胁建模、风险评估等手段,识别出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在设计初期就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例如,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设计安全认证机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设施制造商需修订标准操作规程,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并开发一套贯穿整个开发周期的综合性安全策略。这不仅是响应网络安全标准和监督管理要求的必要之举,更是对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承诺。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编码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同时,还有必要进行定期的代码审查和安全测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在设备测试阶段,除了进行功能测试外,还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网络安全测试。这包括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以确保设备在上线前能够抵御各种安全攻击。
众所周知,随着医疗器械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要,各国政府和监督管理的机构也在慢慢地增加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建设。例如,美国FDA已经发布了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指南,要求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欧盟也出台了《医疗器械法规》(MDR)和《网络弹性法案》,对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若设备未能符合这些网络安全标准,不仅危及患者,损害数据,更可能遭遇市场准入障碍,经济损失与品牌信誉双受损。对于欧盟的制造商来说更可能会面临产品下架或根据《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高额罚款。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FDA倡导的软件物料清单(SBOM)计划便成为软件安全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石。SBOM如同一份详尽的设备软件成分表,使制造商能够精准追踪与管理漏洞,为设备安全加上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此,医疗设施制造商要必须深刻洞察并严格遵守目标市场的网络安全规定与期望,以灵活应对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从而确定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慢慢的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只有将安全目标深度融入整个医疗设施系统架构中,才能构建出坚不可摧的防护网,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